2013年3月31日 星期日

走出風災 岡山皮影戲館重開館



高雄市e岡山,有全國唯一一座以皮影戲為主題的博物館,晉前,因為凡那比颱風受災嚴重,關閉兩年,最近才剛修復完成重新開館。全新規劃的展場,不只運來牛車,模擬早年皮影戲團演出的情景,還利用觸碰式螢幕等科技設備,增加不少互動樂趣。

2013年3月28日 星期四

台灣學生英數成績 城鄉差距真嚴重



近年來,教育部雖然投入了200多億,希望縮小教學上的城鄉差距,不過最新研究發現,偏鄉學校的資源改善了,但學業成就卻沒有提高,城鄉學生的差距也是世界第一,是德、法、日本的兩三倍。

台灣國中學生英文成績,有明顯的雙峰現象,之前英聽考試,也更突顯城鄉差距的嚴重,師大教育系舉2006年PISA數學測驗成績為例,雖然台灣學生成績平均名列世界第一,但城鄉差距也是世界第一。

爭取設立南迴醫院 27日成立基金會



台東偏鄉醫療資源長期不足,南迴公路沿線四個鄉鎮,爭取設立"南迴醫院"多年,在達仁鄉衛生所徐超斌醫師奔走下,3月27日終於成立了基金會,打算號召一萬人,每月捐款一千元,順利的話,三年後,南迴醫院就可望蓋好。

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

中研院擬設南區分院 鎖定考古.農技.光電



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證實,中研院正規畫設立南區分院,地點選定台南高鐵站附近,方便整合光電資訊、農業科技、和人文考古這些研究,消息一出,南部大學院校和台南市政府都很歡迎。

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

3/27.《陳進紀念日》

《今日台灣》

陳進(1907-1998),台灣第一位女畫家,1907年出生在新竹香山商人之家,父親經商致富,也收藏字畫自娛,但家族中似乎並無繪畫傳統。陳進與生俱來的藝術才華是在就讀台北第三高女時,被她的日本水彩畫老師鄉原古統發現的。

在父親的支持下,十九歲的陳進考入東京美術學校,成為第一個赴日本學畫之台灣女子。一年級便以膠彩畫〈罌粟〉、〈潮〉、〈姿〉入選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,與林玉山、郭雪湖被譽為「台展三少年」,震驚畫壇。



北北基三首長 不認同江揆核四觀點



行政院長江宜樺禮拜一暗眠,佮北北基「逃命圈」三位首長交換對核四的看法,三小時的激烈辯論了後,新北市長朱立倫和基隆市長張通榮向媒體表示,核四公投一定是玩真的;但台北市長郝龍斌麻不藏話,他佮行政院長江宜樺在認知立場上是不同的。郝龍斌主張,ê使進行長期民調,來看民眾對核四停建的態度,不一定愛用公投ê方式。

【技藝101】製。米粉



天然的尚好 手工米粉鎖住香Q

天然ê條件,成就新竹ê米粉產業,毋過因為市場需求,大部份業者已經改用機器大(tāi)量生產,像郭連進翁仔某按呢,koh做手工純米米粉,罕罕無幾个--ah。在新竹有一家傳承三代,到現在還是堅持用純米原料,遵照古法做米粉,做出的手工米粉又香又Q,但他一天最多只能作200多斤。

編輯 / 余榮宗、黃能揚、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陳豐惠 劉承賢

2013年3月25日 星期一

3/25‧《畫家陳澄波受難紀念日》

《今日台灣》

陳澄波(1895-1947),嘉義人,1926年以畫作〈嘉義街外〉首次入選日本第七回「帝國美術展覽會」,成為台灣以油畫入選該展覽的第一人。

陳澄波除了在畫作上努力為淡水、嘉義、台南的長榮女中等風景名勝塑造不朽的圖像典範之外,他也是台陽美術協會重要創始人。不幸在二二八大屠殺時,遭國民黨軍隊於嘉義車站公然殘酷槍決,悲壯犧牲。

2013年3月23日 星期六

廖瓊枝編"宋宮秘史" 古典戲曲新演繹



台灣歌仔戲第一苦旦廖瓊枝,三年前正式告別舞台,轉做幕後,最近她在台北新舞台推出她改編製作的宋宮秘史,也就是真出名的狸貓換太子,戲中演出宮女的演員張孟逸,也被廖瓊枝視為苦旦的接班人。

這部「狸貓換太子」是歌仔戲內台時期最受到歡迎的戲,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說,當時他們一演就連續演十天,每天劇情不斷變化,不過現代人看戲時間有限,她以過去的經驗濃縮劇情,推出了新的版本。

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

3/22‧《牡丹社事件紀念日》

《今日台灣》

1874年,日本藉口1871年時,曾有54個琉球人在恆春半島八瑤灣,被當地原住民殺害,因而派兵從恆春半島的社寮登陸,攻打排灣族原住民,爆發了牡丹社事件。

事後,清國間接承認日本領有琉球,派沈葆楨來台加強海防,清國的治台政策,才由消極轉為積極。

2013年3月21日 星期四

【技藝101】立體。繡



鹿港師傅立體繡 傳統刺繡新風格

鹿港是台灣工藝重鎮,在鎮內有一位立體繡的師傅,她出身在傳統工藝世家,不過,她並不因此被傳統所束縛,她運用傳統刺繡技法,創作出屬於自己風格的立體作品,栩栩如生的創作,還常讓人誤以為是真的,在生活中鬧了不少笑話。

編輯 / 余榮宗、黃能揚、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陳豐惠 劉承賢

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

林沈默.陳明仁有聲書 展現台語之美



歸半世人,攏咧做台語文學創作的林沈默佮陳明仁,做伙開新書發表會,裡面也有錄音,用有聲冊的方式,讓看書的人,邊看邊聽來熟似台語。

做台語文學創作已經四十年,台語詩人林沈默,在最近出版他的新書【夭壽靜的春天】,因為他創作的風格主要是在寫基層,這擺除了愛情、老人,他擱寫歷史跟環保的問題。

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

行銷總舖師便當 從美食認識內門



高雄內門宋江陣和總舖師辦桌,是當地兩大特色文化,今天當地舉辦總舖師便當比賽,要選出優秀隊伍,未來把總舖師美食,裝進去便當盒來賣,讓更多人認識內門文化。

香菇和肉末放進鍋裡快炒,一旁還要趕緊準備其它食材,內門總舖師辦桌,總是煮菜和備料同時進行,要在短時間內煮出上百桌好菜,只不過,現場的鍋子和材料都小了好幾號,原來總舖師們要進行的,是便當比賽。

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

03/16.野百合學運紀念日》

《今日台灣》

1990年3月16至22日期間,又稱三月學運。在該次運動中,人數最多時有將近6000名來自南北各地的大學生,集結在(台灣民主紀念館)自由廣場上靜坐抗議,他們提出「解散國民大會」、「廢除臨時條款」、「召開國是會議」、以及「政經改革時間表」等四大訴求。

這不但是國民政府撤退來台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學生抗議行動,同時也對台灣的民主政治有相當程度的影響。後續的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與結束「萬年國會」,更使台灣的民主化工程從此進入另一個嶄新的紀元。

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

台灣乾濕季趨極端 水庫拉警報



一二月降雨少,石門及曾文水庫都拉警報,台灣這種乾濕季分明的狀況,未來將越來越嚴重!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一項最新研究,發現最近32年來,全球都有乾季更乾、濕季更濕的極端傾向,代表降雨預測及水資源管理將越來越困難。

石門水庫二月降雨只有正常值的一成,得撐到梅雨季才可望進帳,這種一到乾季就缺水的情況,未來可能越來越嚴重,中研院研究發現,全球32年來,乾季降雨從1979年的每天1.38毫米,減少到1.18,少了14%,濕季則是越來越濕,降雨量增加了7%。

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

3/13.《湯德章紀念日》

《今日台灣》

湯德章律師(1907-1947),台南人,台日混血兒。終戰後,陳儀治台期間,湯德章誓言不擔任中國官吏。充滿正義感,維護台灣人權義,是台南地區相當受敬重的律師。

二二八大屠殺事件之後,負責維持台南地區治安,1947年3月13日,二、三十憲、警、特務闖進他的住所,他徒手力抗拒捕,爭取時間將有關名單資料燒毀,使許多台南菁英及成大學生倖免於難,但湯德章仍以「叛亂」罪名被捕。

受刑時,士兵吆喝『跪下!』「他媽的!看你們台灣,還敢不敢造反?」湯德章猶神情自若,傲骨凜然,端立不願下跪。後來雖經臺灣高等法院臺南分院判決「無罪」,但湯德章早已於民生綠園(現改名湯德章紀念公園)遊街後遭槍決,並暴屍儆民,死後多日,不得家人收屍,震驚民眾。

台灣職棒最大咖 洋將拉米瑞茲加盟



被譽為"中華職棒最大咖"的洋將曼尼•拉米瑞茲,11日深夜抵達高雄小港機場,現場上百名球迷熱情迎接,義大犀牛隊為了網羅這名知名球星,提出月薪兩萬五千元美金,折合台幣約75萬元,並提供獨棟別墅、專車,12日晚上七點雙方正式進行簽約加盟儀式。

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

3/12.《楊逵紀念日》

《今日台灣》

楊逵(1906-1985),本名楊貴,1906年出生於臺南新化,至青年時期才離開家鄉,輾轉落居臺中,晚年耕讀於臺中東海花園,一生執著於人道主義,不畏公權力,大聲說出寫出人民真切的需求。

他是台灣新文學的重要作家,也是一位社會革命家與實踐家。他是日治時期第一個成功進軍日本文壇的台灣作家,擅以劇本、小說、詩歌、散文等多種文類描繪平民百姓的生活,楊逵的文學作品,包括<送報伕>、<鵝媽媽出嫁>與<壓不扁的玫瑰花>等重要作品,他也辦雜誌、參與社會運動,將自己的左翼普羅意識,灌注到作品與行動之中,甚至因為敢言而入獄,亦無所懼。


資料及圖片來源楊逵文學紀念館

2001年,在新化鎮公所及地方文史工作者發起籌設楊逵文學紀念館,2002年經台南縣政府撥交閒置的地政事務所使用(鄰近新化街役場),楊逵次子楊建老師無條件配合支持,2003、2005年獲文建會補助二期經費計陸佰萬元,新化縣公所自籌貳佰伍拾捌萬元,共計新台幣捌佰伍拾捌萬元,充實紀念館內部設施,於2005年11月27日正式落成使用館,創造一個屬於新化的「玫瑰園」。

楊逵文學紀念館提供一個接觸文學、感覺文學的理想空間,期盼透過文物、資料的展示,可以近距離接觸文學作家不平凡的一生,共同緬懷這位台灣文學史上永遠-壓不扁的玫瑰花。

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

【技藝101】手工刻印



在台灣,一顆印章,就是一個人的身分代表,不過現代人,大部分多是用電腦刻印,還好,還有老師傅堅持著手工刻印。

編輯 / 余榮宗、黃能揚、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陳豐惠 劉承賢

3/11.《林茂生.陳炘紀念日》

《今日台灣》

● 林茂生(1887年10月30日-1947年3月11日)



原籍台灣屏東東港,生於清帝國臺南府(今台南市),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學士(1916年,文學部哲學科東洋哲學專攻),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(1929年,教育哲學)。

林是台灣歷史上取得東大文學士號的第1人和台灣第1位哲學博士、第一位留美博士,曾為哥倫比亞大學的河邊教堂(Riverside Church)於彩色玻璃窗題寫「上帝是愛」的漢文。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的3月11日被武裝人員帶走,秘密殺害。

一九四五年八月,二次世界大戰結束,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,進入國民政府時期,同年十月十日,戰後初期台灣最重要的新聞媒體《民報》發刊,以「嚴正的言論機關」自許,第二年,當台灣政經情勢在國民政府行政長官陳儀主政下急速腐化之際,《民報》在創刊週年社論中再度揭示:「本於創刊的精神,不為利慾所誘,不為權勢所屈,勇往直前。」而主持這一份為民喉舌的報刊的人,正是台灣第一位哲學博士林茂生。

由於林茂生出身於東京帝國大學以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,他在台灣民間享有相當崇高的聲望,而日本殖民政府對他也頗為禮遇。從一九一Ο年代後期到一九三Ο年代,林茂生幾乎將所有的時間與精神奉獻在台灣的教育與文化事業上,而更重要的是,他的作為都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做為根基。

一九二八年,台北帝國大學成立之初,校方原本邀請林茂生擔任文政學部的教授,但他認為台北帝大成立的目的是為了製造統治台灣的官僚,以及為日本南進政策服務,因此堅辭不就。第二年,當林茂生自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之際,校方力邀他留校任教,他也婉謝道:「做為一個學者,留在哥大當可償平生夙志,但每念及台灣家鄉的那群羔羊,我非回去不可。」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,「皇民化運動」如火如荼地進行,身為台灣菁英份子的林茂生在百般無奈之下接任「皇民奉公會」文化部長,但他仍堅持不改漢姓,在非公開場合不說日語。

戰爭終了初期,林茂生以雀躍之情迎接「祖國」的到來,但是時局的急速惡化,卻令他的憧憬破滅。林茂生以教育家的身分,透過他主辦的《民報》對陳儀政府的貪污腐化與社會的不公不義痛下針砭,直言無諱的媒體風骨,使得《民報》銷路和聲譽都扶搖直上,但另一方面,卻也成為當局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。

「二二八事件」發生之後,《民報》連同其他幾份民間立場的報紙,被警總以「思想反動、言論荒謬、詆毀政府」為由而查封,而林茂生也在數日後遭武裝人員強行帶走,從此一去不回。

● 陳炘(1893年—1947年)




號若泉,台中縣大甲鎮人,是台灣金融界的先驅,對台灣­金融體系奠基貢獻良多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。二二八事件時遭國民政府逮捕後下落不明。

談到台灣的金融事業,有一個名字是絕對無法忽略的,那就是陳炘。知名的台灣前輩作家張深切在他的著作《里程碑》中曾經寫道:「陳炘彷彿是一位儒雅的書生,但他絕不文弱,而是一位偉大的領袖,深謀遠慮,有統馭群眾的才能,可謂台灣不世出之一偉人也。」

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的陳炘,是台灣在日本殖民時代少見的金融人才,他在一九二Ο年代中期學成返台之際,正值台灣民族運動以及文化運動蓬勃開展的時期,但他卻是全力開拓台灣本土的金融事業。當時陳炘結合了知名的民間領袖林獻堂,籌組一家「糾集台灣人資金,以供台灣人利用」的金融機構,一九二六年底,「大東信託株式會社」遂應運而生。

大東信託被視為台灣日治時期民族運動的經濟自衛行動,日本政府對這樣的金融機關自然有所忌憚而百般阻撓。由於當時台灣尚未實施信託法,大東信託在往後數年一直未能取得合法地位而慘澹經營,但是不到十年之間,大東信託已經成為台灣成績最好的信託公司,同時對台灣的民族運動也確實有實質上的助益。

大戰結束之後,陳炘積極成立「大公企業公司」,據說是為了對抗江浙財閥集團壟斷台灣經濟,也因此遭到當時的行政長官陳儀之忌。「大公」成立不到兩個月,陳炘就因「漢奸」的罪名而與許丙、辜振甫等人同遭逮捕,雖然他在不久後即被釋放,但卻明顯遭到當局排斥。一九四七年一月一日,中華民國憲法公佈之後,陳炘在接受訪問時仍有這樣的一段話:「吾們台胞當此重大時機,須能自重奮鬥,為國家前途發揮憲政之光輝,以報效祖國。」

二二八事件發生後,陳炘曾隨同「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」的成員面見陳儀,他並要求陳儀「勿被少數特殊份子包圍,需打開包圍圈套,與民眾握手。」同時也要「選拔本省人才,消除不平。」數日後,陳炘即因「陰謀叛亂首要,接收台灣信託公司」的莫須有罪名再度遭到逮捕,而這一次,他卻再也沒有機會重回人間,只留下他未酬的金融壯志。

2013年3月9日 星期六

響應世界母語日 專家籲政府改善母語教育



為了響應世界母語日,母語相關社團日前舉辦「世界母語日藝文節」活動,從事母語研究與推廣的專家也表示,台灣的母語教育,課程的時間太短,親像咧沾醬油。

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

國家廣播文物館 風聲.雨聲親體驗



中央廣播電台嘉義民雄分台,14年前在原地成立了全國第一座「國家廣播文物館」,收藏很多的廣播文物,遊客親身體驗製造風聲、雨聲跟雷聲的設備。

仔細聽一下,這些製造出來的聲音,就像是真的風雨聲一樣,來到嘉義民雄的國家廣播文物館,就可以親身體驗,廣播裡製造聲音的機器,還有其他珍貴的廣播設備。

3/7《雷震紀念日》

《今日台灣》



雷震生於1897年,他早在20歲就已經加入國民黨,由於長年堅決反共,一直被認為是國民黨的強硬派。

1949年,以雷震、胡適等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為首,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創刊《自由中國》雜誌,該雜誌其實是以宣揚民主自由、對抗共產主義的反共刊物形象出現,1960年6月,《自由中國》雜誌發行人雷震結合本省籍的高玉樹、李萬居、郭國基等政治人物準備籌組一個新的反對黨「中國民主黨」。

1960年九月,當局以「知匪不報」、「為匪宣傳」的罪名逮捕雷震,判刑10年,《自由中國》因而被迫解散,戰後台灣第一次組黨運動也胎死腹中。一直要到26年後,「民主進步黨」成立,台灣才有了真正的反對黨。雷震從透過《自由中國》論政,乃至於試圖衝破政治藩籬組織新黨,是台灣民主政治史上極具意義的階段,也可以說是台灣民主運動的源頭活水。

2013年3月5日 星期二

【技藝101】細木。作


僅靠榫卯 王肇楠手工鑿痕幼木家具

傳統木工有分大木,小木,幼木,以及木雕,其中幼木指的是,生活中的家具用品,不過現在還願意花費心力,慢慢一鑿一削作家具的師傅已不多見,彰化鹿港的國家工藝師王肇楠,是做幼木很厲害的老師傅,他如何在現代化家具及國外廉價品傾銷夾擊下,突破困境,只用榫卯技術,來完成一件件,耐用又有藝術價值的幼木家具。

編輯 / 余榮宗、黃能揚、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陳豐惠 劉承賢

2013年3月3日 星期日

「台灣人在滿洲國」揭80年前秘辛



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,有一群年輕人到中國東北的滿洲國發展,其中出生在新竹的謝介石,還當上滿洲國的外交總長、駐日大使,最近有一部紀錄片介紹這段歷史。

1930年代,日本統治台灣,當時不被國民政府承認,但同樣被日本殖民的中國東北「偽滿洲國」,因為發展與出路好,待遇約是台灣的3倍,估計大約有5000名台灣人前往東北滿州國發展,不少人在滿洲國公務部門工作,台灣新竹人謝介石還出任滿洲國第一任外交部總長,是當時台灣人得最高官銜的一位,紀錄片工作者試著想還原這段台灣人在中國東北打拼的歷史,但卻困難重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日治時期艋舺第一藝旦王香禪(右),與滿洲國最高階官員,台灣籍外交總長謝介石(左)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圖片來源:見參考資料)

2013年3月2日 星期六

日治到戰後民間歌謠 編曲新詮釋



228紀念日66周年前夕,台師大音樂系教授李和莆,尋找日治時代到戰後民間傳唱的歌謠,以古典室內樂的方式重新詮釋編曲,找來國內女性小提琴演奏博士陳沁紅演奏,以及金曲歌后潘越雲獻唱,大家耳熟能熟的雨夜花與春花夢露等歌謠,呈現了不同的風貌。

金曲歌后潘越雲,用著她那溫柔磁性的嗓音,唱出這首日治時代的流行歌謠雨夜花,她說,雖然不是生長在那個年代,但從小就很熟悉這個旋律。

搶救珍貴老照片 籲設攝影博物館



珍貴老照片愈來愈少,攝影界文化人士呼籲,政府應該儘速成立國家級的攝影博物館,但也有學者指出,應該直接成立台灣照片圖書館。

台灣高溫高濕,不少國寶級攝影家的底片保存正與時間賽跑,攝影界不斷疾呼,希望政府成立國家級攝影博物館,搶照老照片,文化部委託民間學會,進行評估規畫建議,舉辦了座談會廣聽各界意見,但光是攝博館成立的必要和迫切性,與會人士就有不同意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