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

荷蘭神父畢耀遠 投身雲林醫療奉獻一生



畢耀遠神父在1954年從荷蘭來台,落腳雲林虎尾,畢神父發覺虎尾地區醫療設施嚴重不足,募款開始在虎尾興建天主教若瑟醫院,來台60多年將一生奉獻給虎尾若瑟醫院。2017年慈善服務類「吳尊賢愛心獎」頒給了這位奉獻雲林60多年的畢耀遠神父。

2017年12月27日 星期三

汲取歌仔戲養分 金枝演社搬演台語音樂劇



用本土語言來演戲,保持台語的美,演出台語音樂劇是金枝演社的特色。創辦人王榮裕是在歌仔戲班長大的,他把歌仔戲延伸到現代劇,做出自己的特色,「搬戲‧人生」節目,要帶大家一起來看金枝演社的故事。

2017年12月25日 星期一

台中繪葉書出版 蒐集與台有關日治風景明信片



"繪葉書",是日文的風景明信片,真理大學台灣文學資料館名譽館長張良澤,40多年來在日本各地,蒐集有關台灣的日治時期明信片,將台中市的部分彙集成「台中繪葉書」,這是第一本有關台中市的繪葉書,台中市文化局認為,可以讓民眾用不同角度和方式,來瞭解台中的歷史。

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

為漁工權益奔走 秘書長李麗華接連獲獎



根據統計,在台的外籍漁工超過2萬5千人,但漁工被剝削的新聞卻時有所聞。在宜蘭蘇澳、南方澳漁港有全台第一個、也是目前唯一一個,由外籍漁工組成的職業工會。背後的推手就是現任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,今年6月,美國國務院特地頒發「防制人口販運英雄獎」給她。李麗華為漁工的付出,也讓他得到2017年吳尊賢愛心獎。

台南女中百年校慶 校友返校憶年少歲月



日本大正6年(民國6年,1917年)成立的台南女中13日歡度100年校慶,不少校友都特別趕回母校,回味過往年少歲月;而校園內有棵百年金龜樹,樹下埋有學姐丁窈窕的髮絲,見證白色恐怖時期的迫害,也感受到有先人的犧牲與努力,台灣才有今天的民主自由。

2017年12月23日 星期六

天主教白冷會教士 照顧台東弱勢逾半世紀



早期台灣社會經濟貧窮,偏遠地區卻有一群來自外國的傳教士默默的救助社會底層的民眾,照顧他們的健康和提供教育機會。天主教白冷教會的瑞士籍的神職人員,他們從民國43年到台東蓋醫院、辦教育,如今已超過半個多世紀,雖然部份神職人員已經過逝,但他們照顧弱勢的光芒,仍然在偏鄉發光發熱。

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

奉獻照顧身心障37年 賴美智獲吳尊賢愛心獎



社福機構「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」一年服務超過一萬名心智障礙者,也是許多弱勢家庭的重要支柱,創辦人賴美智在美國讀特殊教育,回台後於民國69年和好友一同成立「第一兒童發展中心」,這也是台灣第一個由專業人士成立的社福機構,37年來她始終走在這條路上,愛心與專業備受肯定,賴美智也因而獲得今年的吳尊賢愛心獎。

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

熱愛古典布袋戲 "弘宛然"堅持傳統技藝



陪很多人長大的布袋戲,現在越來越多元,所以傳統的布袋戲已經很罕見。「弘宛然古典布袋戲團」是師承李天祿大師,台灣少數維持傳統與後場演出的劇團,而且戲棚也是用傳統木刻的,團員都是對布袋戲有興趣、有理想的人,他們各有職業、用自己的時間四處演出、教學、推廣、傳承,「搬戲‧人生」節目一起來看古典布袋戲。

2017年12月19日 星期二

孔廟櫺星門遺構出土 南市府將現地保留



台南孔廟櫺星門於日治時期遭拆除後,一直被認為已經不存在,不過因為大成門前的老榕樹因病枯死,在清整枯木時,發現根部包覆磚造結構才被發現,為此,台南市文資處11月展開調查計畫,目前市府將朝現地保留展示規劃。

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

雲林傳統車鼓陣 具有濃厚農村色彩歌舞劇



車鼓是一種從農村生活發展出來的歌舞劇,不管是神明出巡、進香還是喪事場,都有機會看到車鼓陣,雲林旭陽車鼓陣已經有超過40年的歷史,從早期的興盛,到現在車鼓衰微,如果沒有國家支持,車鼓陣恐怕會消失不見。一起來關心車鼓的未來。

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

"噶哈巫!斷語?" 呈現語言傳承記憶斷裂危機



位在南投埔里的噶哈巫平埔族,是一個還沒獲得政府身分認定的原住民族,但他們擁有自己的語言、文化,圓劇團導演林正宗實地田野調查後,創作出「噶哈巫!斷語?」的作品,希望透過舞蹈作品呼籲大家要重視自己的母語,11月月16日晚間也要將「噶哈巫!斷語?」,搬到南投埔里免費表演,送給噶哈巫。

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

台灣歌仔戲班劇團 演員不背劇本做"活戲"



早期、室內的內台戲跟廟口的外台戲,大部分是做「活戲」,就是演員不用背劇本,了解故事之後、自己添戲肉。"台灣歌仔戲班劇團"到現在還是維持這個傳統,而且最特別的是,他們也用歌仔戲演聖經裡面的故事。「搬戲‧人生」節目,一起來認識台灣歌仔戲班劇團。

"摩洛泰島戰記" 唯一高砂軍手寫日記



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台灣原住民被日軍派往南洋作戰的原住民超過8千人,台東卑南族一位高齡96歲的陳德儀老先生,公開他70多年前寫下的「戰場日記」,也是目前唯一的高砂志願兵手寫日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