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風、台語、台灣文學──《夭壽靜的春天》的背後/林沈默
台語文學,顧名思義,不是以「台語」的政治正確符碼為最關鍵,而仍以扎扎實實的文學工夫、內涵來取勝。《夭壽靜的春天──臺詩十九首》渾身土味,「台風」陣陣吹,記錄的是後現代台灣民間社會的現實境遇,展現台語詩與文化、土地、人民對話的種種可能。
我自幼內向,生性寡言,逢年過節,姑姑、阿姨等親族造訪,都會躲進柴房「避難」,羞於見人。及長,追星弄月、愁賦新詞,亦復如是,「沈默哲學」一以貫之。
雖然主編過幾個詩刊,寫作近四十年,我鮮少出現在熱鬧的文學活動場子,是個獨來獨往的怪咖。另一方面,我是標準的本土主義信徒,但卻天生反骨,不喜歡體制,不黨不群,不隨波逐流,政治也從不選邊站,一生奉行「文學家做為永遠反對者」的監督角色,因此,提起春秋詩筆,六親不認,國民黨也罵、民進黨也批。我的創作心態,彷彿永遠都在護守著七、八○年代那口正義的「黨外老香爐」。
林沈默詩集。封面
以母語發聲 推展台語詩高度
2005年春天,我因為不滿政客立場搖擺,公然背叛選民承諾、糟蹋本土價值,突然打破沉默,一聲霹靂,祭出「憤怒的詩的籐條」,在報紙開闢「沈默之聲」專欄,修理、鞭笞墮落的政府當權者。我以母語發聲,結合詩歌與台文的特殊形式,針砭時事、月旦人物,獲得無數回響,讚聲連連。「沈默之聲」連載近兩年,現代詩+時事+台文+唸謠等四元素共冶一爐,進行系列的文學跨界與書寫,既顛覆了政治威權幽靈、社會魑魅魍魎,也衝破了「現代詩不能開專欄、連載」的文壇鐵律。
2008年三月,政黨再度輪替,民進黨丟了江山,本土派也頓失靠山,台文界的漢字/漢羅/全羅等三大山頭,出現嚴重的用字、標音矛盾,三頭馬車彷彿三條平行線,彼此「田無溝、水無流」,資源整合陷入泥淖。台文界內耗空轉,讓本土文化界、教育界無所適從,台語汙名化接踵而至,連帶使得媒介發表平台產生了局限性,台語文學變成所謂「關門喊爽」的運動。台語創作的文本發表,頻頻吃媒體的閉門羹,地盤與發言權雙雙失落,無法建立文學地位,台灣社會看衰,台語文學被邊緣化、危機四伏。在此低氣壓的氛圍下,自2009年起,我毅然奮起,擬定新一波的「台語詩」寫作與發表計畫,矢志要把「台語詩」推到一個文學的高度,要讓台灣人重新來認識、瞻仰、喜歡它──雖然,我自知個人力量微淺,但仍如唐.吉軻德追逐風車一般,大膽去嘗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