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國家語言發展法」草案7日上午在立院教委會初審通過,未來三讀完成,文化部將有法源依據,成立台語專屬頻道,另外,最快2022年,本土語言將有機會成為國高中的必選修課程。對此,有台語教師樂觀看待,但也有客語教師認為,在家講母語就是最好的學習環境,如果爸媽、祖父母沒有積極教導,給學生再多的課程,依然很難培養下一代說母語的習慣。
小學生開口說台語,但本土語言課一周只有一節,只靠短短40分鐘的學習,要講得流利,不容易,為了不讓本土語言繼續流失,文化部推動「國家語言發展法」,草案上午在立院教委會初審通過,未來三讀完成,文化部將有法源依據,參考客語台、原民台的規模,編列預算成立台語專屬頻道。
==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族群母語委員會委員 陳金泉==
-1現在我們有八十幾趴的台灣人
-1講台灣話的人
-1為什麼沒有自己的頻道發聲
-1可以來轉播
-1我們過去都看國外的卡通 節目
-1這看起來是很諷刺的事情
-1基層的老師都準備好了
-1我們盼望可以趕緊來推動
台語教師樂觀看待「國家語言發展法」通過後,能營造出友善台語的環境。而現行本土語言在國小階段,是必選修課程,但國高中還停留在選修,修法後,「十二年國教」108年新課綱實施後3年,預計最快111年,國家語言就會改成必修,讓學生上了國高中,還能繼續銜接。不過,有客語教師認為,推動成必修,有落實上的困難。
==台灣客家教師協會前理事長 徐鳳英==
-1草案通過但是你也要知道
-1有沒有這個環境可以發展
-1我覺得最基本的方式是說
-1在家裡 家長可以講母語
-1爺爺 奶奶應該用自己的語言
-1跟小孩子講
-1這是比立這個法案還要有效果
教師說,在家講母語,就是最好的學習環境,光靠修法,未必能真正提升下一代的母語能力。「國家語言發展法」賦予國家語言一律平等,也就是各族群使用的自然語言以及台灣手語,都不應該受到歧視或限制,只是台灣為多元社會,如何讓本土語言均衡復興、發展,不偏重一方,是法案通過後的下一個課題。(記者 黃怡菁 郭俊麟 台北報導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