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4月1日 星期六

雲林/北港集雅軒藝陣 保存160年歷史繡旗



雲林縣北港集雅軒北管藝陣,保存一面清朝時期繡製綵旗,這面有160年歷史的綵旗,當年製作金費和一甲地價差不多,製作精巧且極有工藝價值,但因年久失修多處破損,將預計花費近百萬元,耗時2年展開修復。

已經有160餘年歷史的繡旗,因為年久失修多處破損,繡旗正面繡有「笨北港集雅軒」字樣、背面是雙龍拜塔圖樣,尤其是旗面「笨北港」三個字,可以顯示清朝時期,笨港主要範圍就是位在目前的北港地區。

==集雅軒總幹事 吳登興==
這三個字間接的證明說
它的歷史價值應該在光緒20年
雲林設縣或未設縣之初
那個時期的文物

集雅軒總幹事吳登興表示,過去媽祖遶境時,這面旗子就掛在陣頭最前方,相當於集雅軒頭旗,但當時要完成這面繡旗,需花費不少人力與時間,製作金額可能和當時一甲地價值差不多,不過現在年久失修多處破損,近期將展開修復。

==全球刺繡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盧亨如==
兩面的圖繡的情況是不一樣
我們可能會先將這兩面
等於說先把它拆解分開之後
我們再就整個得一個實際狀況
然後再去做評估

==雲林縣議員 蔡岳儒==
全雲林縣目前為止
只有14項縣定古物
我想這可能在全台灣的
相關文化資產或者古物的登錄上面
這樣的數字是略少的

這面「笨北港集雅軒」繡旗,在民國103年已經登錄為雲林縣一般古物,放在北港文化中心展覽,但因為破損嚴重向文化部申請修復經費近百萬元,將花兩年時間進行修復,希望讓兼具文化與歷史意義的繡旗重現風華。(記者王威雄 雲林報導)

朝天宮文物年久耗損 雲科大協助修復



雲林縣北港朝天宮,建廟超過300年,收藏豐富的歷史文物,但因為時間久遠,許多文物在自然環境、長期使用中受損,最近廟方就與雲科大文化資產系產學合作,完成三件文物修復,未來將建立產學合作,栽培更多在地人才。

將紅布掀開,這三件完成修復的文物送回朝天宮,原本這幅城隍圖整張都是折痕與褐色斑點,修復後這些受損情況都看不見到,還有巨型青花瓷瓶,去年因為2月強震破損,經修復也已還原,而這尊觀音銅像,原本整尊充滿綠鏽,經過學生的清除,要讓這些文物完美呈現。

==雲科大文化資產系學生 周穎鴻==
最難的地方在於說
它的銅鏽真的很多
然後又很硬
所以那時候我用手術刀在那刮
大概刮了兩個禮拜
一點一點這樣的刮

北港朝天宮建廟超過300年,廟方收藏豐富的歷史文物,但也因長期擺放在自然環境中受潮或長期使用,許多文物已出現受損,廟方就和雲科大文化資產系產學合作,讓學生有機會將修復技術學以致用。

==雲科大文化資產系教授 林煥盛==
這是雲科大文資系這邊
希望能夠在地深耕的開始
我們也期望這個結合
將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點

==北港朝天宮董事長 蔡咏鍀==
以後我們可以持續的產學合作
朝天宮的各項文物
都能很完整的呈現給大家

廟方表示,看到這三件文物修復完成,後續會再委託雲科大文資系,來修復這三支百年歷史的進香旗,未來希望透過這樣的長期合作,讓學校知識教育和實務操作都能並重,並栽培更多在地人才留鄉工作。(記者 王威雄 雲林報導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