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

美國人司黛蕊情有獨鍾 中研院展戲偶收藏



來自美國的中研院副研究員「司黛蕊」,因為對台灣的「偶」戲有濃厚興趣,花費超過十年的時間投入研究,10月17日起,在中研院推出了戲偶特展,讓外 界認識台灣各種戲偶的多元樣貌。

正氣凜然的關公,外表出現不少斑駁,這尊泥塑的神像,則是17世紀產於福建,同樣是關公樣貌,換到現代,則被塑造成可愛公仔,十分討喜,傳統中的「偶」,隨著時代,在功能與樣貌上,也出現多元轉變。

==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司黛蕊==
神明的故事 那些神話
那在台灣非常的多元
那我就是用關公的部份就是說
我們有多少的媒介
可以來展現關公

說到「偶」,就有聊不完的心得,這位來自美國的中研院副研究員「司黛蕊」,對於台灣的「偶」劇有濃厚興趣,因此從霹靂布袋戲開始研究,之後更延展到歷史悠久的神像,再到現代的公仔人物,而這一研究、就超過十年。

==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 司黛蕊==
越來越發現
其實不同的「偶」
其實「偶」那個範籌
在台灣文化
其實是蠻特別的位置
就是蠻重要的
但是很少有人
會把它放在一起看

不同時代,對於「偶」的美,有各具獨特的詮釋方式,司黛蕊將她十多年來的研究,全彙集在特展中,展期到明年,希望讓更多人感受到「偶」的歷史魅力。(2012-10-17-中晝新聞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