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5日 星期二

台語電視台的內涵與設立時機 ◎ 邱坤良

長久以來的台灣,除了「國語」一枝獨秀,其他族群語言皆有瀕臨滅絕的危機。中央與地方政府近年除了成立客委會、原民會,還開播客家、原住民電視台,節目製作方向雖值得檢討,起碼凸顯族群象徵性。

台語(福佬話、閩南話)因使用者多,加上民主運動人士慣用,屢被少數族群視為大福佬沙文主義,因此,儘管台語的困境不亞於客語與原住民語,仍讓外界有「強勢」語言的假象,極少人認為有成立台語電視台的急迫性與正當性。

台語保留甚多古漢語,語言音調也極具特色,但能說寫自如者愈來愈少。電視圈雖不乏台語節目,製作品質卻參差不齊,少數演員、主持人字正腔圓,多數說得零零落落,以中文書寫的字幕,也與台語原義差別甚大。經常聽人說「台語大部分聽得懂,小部分聽不懂」,「這小部分」往往就是台語最道地的語彙。
我最近整理二十多年前田野採集的道教鍊度科儀《目連挑經》,雷有聲起乩問藥的情節,夾雜大量中藥名、雙關語與俗語,這些口白都是口授心傳,如今大量流失,許多語詞已「深奧」難懂,請教多位專家,仍未有完整答案。

龍應台二○○八年一月要求總統候選人承諾成立台語公共電視台,培植一流閩南語創作,頗有先見之明。如今她任文化部長,有人投書訊問以前提議是否仍算數,龍部長做了肯定的答覆,並重申世界「閩南語」人口超過五千萬人,台灣有條件成為全球最優質的「閩南語」文化輸出地,這種行銷觀念與方向極為正確。然而,卻是知易行難的文化工程。

台語電視台要發揮文化創意,拓展市場潛力,需要改善基本體質與創作環境,核心問題則在如何藉多元、豐富的台語文,提昇節目內涵與製作品質。

一九二○年代前期,張我軍與連雅堂的新舊文學論戰,為台灣新文學運動掀新頁,當時台灣人面對「國語」(日語)、漢文、台語的語文生態,無法像中國白話文及英、日語文,「我手寫我口」。台語文如何書寫、創作,曾引發多次激烈的論爭,卻沒有共識,其中有政治的限制,也有語文本身的因素。

在大環境方面,日本殖民政府強力推行日語,皇民化運動期間,說台語還要被罰錢,戰後國民政府接管台灣,學生在學校說台語,仍然要罰錢。再方面,台語文「本字」的認定差異不大,但許多來源不明的字詞,未必皆源於漢語,而形成「有音無字」,音標與書寫相當分歧,影響台語文的學習與運用,尤其台語戲劇觀眾層多為台語人口,在語文創作與表演上受到限制更大。

早期的台語劇本創作多以日文或中文書寫,演員只能依其字義用台語念出,沒有絕對標準,戰後若干用中文書寫的劇本(如拱樂社),取其音而去其義,演員依「本」唱唸,雖然聽起來準確,但語詞常不具意義,也不易「閱讀」,這樣的創作模式,無疑也妨礙台語文學與戲劇創作。

二○○七年教育部以漢字和羅馬字兩種台語文書寫系統為基礎,推出七○○個字詞拼音方案的試用版,再收集各界意見,於二○一一年七月正式公開「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」網站,目前已被大部分台語文教育界採用,不過,社會大眾尚未熟悉,有待進一步推廣。

台語電視台是台語文化的公共電視台,不只是以台語播報新聞、討論公共事物、演出電視劇與娛樂節目而已。台語電視台何時設置?是否如龍部長所謂「荒年已到」,目前不是最佳時機?文化部宜先做可行性評估,再作進一步的規劃與執行。最重要的,台語電視台應從文化角度思考,超越政治與族群意識,發揮台語文節目的「軟實力」,除了節目製作團隊之外,應有研發系統,至少需加強與相關研究單位合作,培養台語創作的編導與表演人才。同時整理、保存某些以台語(福佬語)書寫的戲曲(如南管、歌仔冊),與科儀書的「古漢語」,以及口語文學,豐富台語內涵,推動台灣文化發展。2012-06-06--中國時報,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)

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forum/11051401/112012060600002.html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