雷震(1897-1979),生於中國浙江長興,屬於中國自由派政治人士。於1949年來台,創辦《自由中國》雜誌,鼓吹自由主義思想。五○年代後期對蔣介石政權開始有較多批判與建言,主張強而有力的反對黨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件。
雷震雖為戰後台灣新住民,但在國民黨威權獨裁的統治時期,仍能努力主張自由主義政治思想。為台灣政治的民主化推動,有相當的貢獻。
資料來源︰「思想起台灣2010手札」(台灣教師聯盟)
雷震生於一八九七年,他早在二十歲就已經加入國民黨,由於長年堅決反共,一直被認為是國民黨的強硬派。他曾經先後擔任過不少重要的公職,包括南京市代表大會主席團主席、教育部總務司長、政治協商會秘書長、國民大會副秘書長等,國共內戰末期的「上海保衛戰」中,他也曾是大力協助穩定金融的「三劍客」之一。
以雷震、胡適等自由主義知識份子為首的《自由中國》雜誌,在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時創刊之初,其實是以宣揚民主自由、對抗共產主義的反共刊物形象出現,因此曾得到國民黨的大力贊助與支持。隨著五Ο年代韓戰爆發、美援的恢復、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」的簽訂,國民黨政權漸趨穩定,《自由中國》存在的意義對當局也就不是那麼重要,於是《自由中國》轉而關切、檢討台灣的內政問題,自此也就和執政當局漸行漸遠。但是,《自由中國》在知識界和民間的聲譽和影響力卻是愈來愈高,當時它不靠訂閱,光是在書報攤出售,每期就可以賣出二萬份。
《自由中國》在一九五六年的「祝壽專號」之後,評議時政的範圍愈來愈廣泛,下筆的力道也愈來愈強。而在藉由文字推廣民主自由的理念之外,這群自由主義知識份子也開始將觸角伸往民間,串聯本土的政治精英,以義無反顧的姿態籌組新政黨,「為真正的反共、真正的民主而奮鬥,務使一黨專政之局,永遠絕跡。」而其結果,自然是遭到獨裁的執政者無情的撲殺。
以雷震的背景和資歷,他原本是極有機會可以躋身權力核心的,但他卻選擇了一條滿佈荊棘的道路。雷震的悲劇,是中國知識份子的悲劇,一位素樸的自由知識份子,被時代的狂潮淹沒,成為民主路上的祭品。當政黨政治在台灣已經成為常態,政黨輪替也已實現的今天,雷震的見地與風骨,就格外令人珍惜與懷念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